背景
“青春痘”,又名痤疮,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好发于面部,也可见于前胸、后背及肩部,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粉刺、丘疹、脓疱、囊肿或结节,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。
痤疮好发于青春期,12~24岁青年男女发病率约为85%,但并不是只有青少年会得。痤疮诱发因素多,易反复,该病对生活质量和自我形象产生负面影响。痤疮常年霸占各大医院皮肤科门诊榜单前3名,是皮肤科门诊最常见的损容性(直接影响颜值)疾病之一。
上市制剂
目前痤疮主要的治疗手段为抑制皮脂腺的分泌、控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殖、调节体内激素水平、减轻炎症,对于严重的痤疮需要外用药和口服药联合治疗数月才能完全消除。根据不同类型痤疮,国内推荐治疗方式见下表。
柯拉特龙
柯拉特龙由Cassiopea SpA和Intrepid Therapeutics Inc联合研发,2020年8月获FDA批准上市,商品名WINLEVI,规格1%,用于12岁及以上患者寻常痤疮的局部治疗。原研已在美国、欧盟、加拿大、英国、新加坡上市。
柯拉特龙作为近 40 年来痤疮局部治疗领域出现的抗雄激素类药物,其临床试验结果显示,在治疗应用中获益情况优于潜在风险。美国皮肤协会2024年更新发布的《寻常痤疮管理指南》中,柯拉特龙被纳入推荐使用。
作用机制
痤疮的特征表现为上皮细胞过度角化、皮脂分泌过多、痤疮丙酸杆菌在毛囊皮脂腺单位中的定植以及炎症反应。
在皮脂腺内,皮脂细胞将前体分子转化为雄激素,包括双氢睾酮(DHT)。在皮脂细胞内,DHT会与细胞质中的雄激素受体结合。结合后,DHT与雄激素受体形成的复合物会二聚化,并转移到细胞核中,在细胞核中影响与痤疮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的转录,包括皮脂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。当外用至皮肤表面时,柯拉特龙会以高亲和力与应用部位的雄激素受体结合,与DHT竞争,由此限制了DHT对调节皮脂生成和炎症的基因转录的影响,从而抑制皮脂合成而发挥治疗作用。
△作用机理图
专利情况
原研在国内有三个核心专利,专利预估2028.07.24到期。
国内注册申报情况
国内暂未有仿制药申报。三生制药旗下的万晟药业拥有柯拉特龙的国内授权。2023年10月,柯拉特龙乳膏在国内获批临床。
市场情况
原研全球销售额:
国内局部用抗痤疮药销售量数据:
参考配方及原辅包推荐
参考原研说明书,推荐处方如下:
总结
柯拉特龙作为一种创新的局部抗雄激素,通过直接结合雄激素受体,抑制雄激素引起的脂质和皮脂细胞炎症细胞因子合成,其临床试验表明获益优于风险。
与传统的痤疮治疗药物比较,柯拉特龙刺激性低、无耐药性、长期疗效稳定、男女适用,尤其适用于激素相关痤疮及抗菌素耐药患者。柯拉特龙在美国的痤疮管理指南中被推荐使用,在国内的痤疮治疗药物中,尚未有局部抗雄激素类药物获批上市,市场前景广阔,值得业界关注。